+
MENU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举办“设计研究·AI赋能—第五届设计学科博士生论坛暨汽车设计研究校企合作大会”学术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916151539_40_304.jpg

2025年9月9日,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设计分会成功举办“设计研究·AI赋能—第五届设计学科博士生论坛暨汽车设计研究校企合作大会”。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蔺伟,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晓庸,合作与发展部部长徐建,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倪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设计分会主任委员、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汽车设计分会秘书长、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李彦龙,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国际汽车城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婷婷,都灵理工大学教授Claudio Germak,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选政,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Wotan Wilden,清华大学教授刘志国,吉林大学教授兰巍,兰州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吴晓玲,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王凯等20余位嘉宾出席。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与博士生代表参与。

微信图片_20250916151533_39_304.png

论坛聚焦AI技术与设计学科的深度融合,重点关注汽车设计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北京理工大学-上汽集团战略合作架构体系下成立了整车智能化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国际设计中心及研究生设计实践基地,打造卓越设计师国际联合培养“共同体”,构筑领军设计人才培养高地。活动期间,邵景峰以“共生演进:上汽设计的AI设计实践与前沿思辨”为题,分享AI为汽车设计带来的挑战与机遇;Claudio Germak在“Design For An Interactive Transportation”中探讨交互交通设计的未来路径;王选政在“趋势方位与科技美学:智能出行设计的新面向”中强调应以科技美学推动中国智能出行从“制造”迈向“创造”;Wotan Wilden通过“Design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ssociation”阐述设计在跨学科协同中的整合作用;刘志国在“表象之下”中呼吁设计回归本质、超越形式,前瞻技术对美学的重塑;兰巍以“千人千面”为题,展示AI在汽车外观个性化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此外,8位优秀博士生汇报了在人机交互、AI驱动车载HMI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916151546_41_304.png

本次论坛有效推进了设计学科、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交叉融合,为突破跨学科协作与产业转化瓶颈提供新思路,切实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人才的战略需求。

TOP